在中班幼儿的成长过程中,体育游戏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途径,更是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。“抢占轮胎” 作为一款经典的中班体育游戏,以其趣味性强、参与度高、教育价值丰富的特点,深受幼儿喜爱与教师推崇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游戏的背景、玩法、教育价值及实施要点,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开展此类活动。

一、活动背景与核心目标
(一)活动设计缘由
中班幼儿(4-5岁)正处于大肌肉动作快速发展期,对跑、跳、钻等动作充满探索欲,同时社交互动需求日益增长。“抢占轮胎”游戏通过模拟“争夺资源”的场景,将运动技能训练与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有机结合,既满足幼儿的运动天性,又能引导其学习规则与合作。
(二)核心教育目标
- 身体发展:提升奔跑、躲闪、平衡等大肌肉动作协调性,增强下肢力量与反应速度;
- 认知发展:理解游戏规则,学会观察环境与判断时机;
- 社会情感:培养团队协作意识,体验竞争中的公平性与分享乐趣。
二、材料准备:简单实用,安全第一
(一)基础器材清单
- 轮胎:选择直径约40-50cm的安全橡胶轮胎(建议6-8个,数量可根据班级人数调整);
- 标志物:彩色锥形桶或标志牌(用于划分区域边界);
- 辅助道具:轻便的音乐播放器(用于控制游戏节奏)。
(二)场地布置技巧
选择平坦开阔的户外场地(如幼儿园操场),用标志物划定“安全区”(供幼儿暂时躲避)与“轮胎区”(放置轮胎的核心区域)。场地需远离尖锐物体,地面无积水,确保幼儿运动安全。
三、玩法步骤:循序渐进,趣味盎然
(一)热身运动:激活身体机能
游戏前带领幼儿进行5-8分钟热身,重点活动膝关节、踝关节及腰部,例如:
- 轮胎绕圈走:幼儿双手扶轮胎,沿场地边缘慢走,熟悉轮胎触感;
- 轮胎跳跃:将轮胎平放地面,幼儿双脚并拢跳过轮胎,锻炼弹跳力。
(二)游戏规则讲解与示范
- 角色分配: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(每组4-5人),每组指定一名“守卫者”(负责看守轮胎),其余为“挑战者”;
- 核心规则:
- 挑战者需在规定时间内(如1分钟)“抢占”轮胎,即触摸轮胎后返回安全区;
- 守卫者需在区域内巡逻,阻止挑战者触碰轮胎,但不得推挤他人;
- 时间结束后,统计各组“成功抢占”次数,多者获胜。
(三)分组竞赛:在实践中成长
- 第一轮:简化规则,允许挑战者自由选择轮胎,重点练习奔跑与躲闪;
- 第二轮:增加难度,设定“禁令区”(如某颜色轮胎不可触碰),考验幼儿的反应与记忆;
- 第三轮:引入团队协作,每组挑战者需共同搬运一个轮胎至安全区,强化合作意识。
(四)放松整理:舒缓身心
游戏结束后,带领幼儿做拉伸运动(如模仿小动物爬行、舒展四肢),随后一起收拾器材,培养责任感。

四、教育价值:多维发展的催化剂
(一)身体素养的提升
游戏中频繁的奔跑、躲闪动作,能有效锻炼幼儿的心肺功能与肢体协调性。据研究表明,持续参与此类体育游戏的孩子,平衡感与反应速度较同龄人更优。
(二)社会情感的滋养
“抢占轮胎”并非单纯竞争,而是通过规则约束下的互动,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、遵守秩序。当挑战者成功时,同伴会给予掌声;失败时,教师引导其分析原因,培养抗挫折能力。
(三)认知能力的拓展
游戏中的“禁令区”“时间限制”等元素,促使幼儿主动观察环境、快速做出决策,潜移默化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。
五、实施注意事项:安全与引导并重
(一)安全保障措施
- 定期检查轮胎是否有破损、尖锐边角,及时更换老化器材;
- 游戏过程中安排2名教师分工:一人关注整体秩序,另一人重点关注易碰撞幼儿;
- 提醒幼儿穿舒适运动鞋,避免滑倒。
(二)教师引导策略
- 针对不同性格幼儿:对胆小的孩子降低难度(如允许结伴挑战),对好胜心强的孩子强调“友谊第一”;
- 及时肯定进步:无论输赢,都要表扬幼儿的努力(如“你躲闪的速度越来越快了!”),增强自信心。
结语:让运动成为童年最美的底色
“抢占轮胎”不仅是一款体育游戏,更是中班幼儿成长的“微型课堂”。它以轮胎为媒介,串联起运动、认知与社交的多维发展,让幼儿在欢声笑语中收获健康与快乐。作为教师和家长,我们应积极创造这样的游戏机会,让运动真正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美好习惯。
(注:文中配图为游戏场景实拍图,展示了幼儿参与“抢占轮胎”时的活力瞬间,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完整活动视频。)